深圳市天海泰达科技有限公司
选择天海泰达, 获累积20年的光纤跳线生产技术!
网 上 报 价
电 话: 13798369011(微信同号)
联系人: 刘先生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研磨工艺>剥缆
光纤跳线生产工艺简介

本页描述光纤跳线的生产制造工艺步骤.

光纤跳线又称尾纤,包含光缆与光纤连接器,其中光纤连接器用于把两条光缆对接起来,使光信号能够从一条光缆传递到另外一条光缆.

为减小光信号在两条光缆对接面的损耗, 对光纤对接端面的形貌有特定的要求,需要专用的生产设备和测试仪器,以及特定的生产工艺才能达到.

本文对该制造工艺进行总结,其经验数据均来自于生产一线,得到生产与市场的验证,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l

光纤跳线研磨工艺-欢迎交流
工序3 剥纤 上一步工序: 剥缆 下一步工序: 压尾柄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剥纤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3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确认剥缆长度。(见表1)
2.剥纤动作要求见图2,图4。
3.剥好纤后清洁。(见图3、图5)

 

注意事项
1.多芯带状裸纤与单芯裸纤的剥纤方法不同。(见左图)
2.双芯跳线剥纤后要整齐;多芯带状裸纤剥纤后全部光纤要齐平。

上一步工序: 剥缆 下一步工序: 压尾柄
工序4 压尾柄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压尾柄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4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确定型号连接器。
2.选择匹配的尾柄、磨具、标准件、百分表。
3.用标准件至零调试好百分表。
4.压尾柄
5.测试压入长度

 

注意事项
1.注意工作台有序摆放,清洁,及压入插芯柱面清洁,注意正反面,压反时需用钢针退出。
2.压入长度15分钟内检测一次。 3.压插芯时注意来料检验,尾柄不良,(压入松动、脱落时,需及时更换尾柄)
4.插芯装盒,注意头尾一致,盒子、插芯清洁及数量。
5.磨具保养,机油擦拭,长期不用需装入自封袋以防生锈
6.长期压柄磨具上方压接柱,出现凹槽需及时更换。

工序5 配胶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配胶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5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调胶的比例为重量比10:1(图1)。
2.称重(图2)。
3.搅拌胶水和固化剂的混合物(图3)。
4.封装针头口(图4、图5),倒胶水倒针筒内(图6)。
5.封针筒口(图7);脱泡专用式针筒搭配的盖子塞好。
6.放入离心机中脱泡4分钟,离心机的具体操作详见《离心机设备指导书》。
7.脱泡完毕后取出针筒,装上推拉杆及针头,将注射器倒过来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(图7、图8)。

注意事项
1.优先选择离心机专用式针筒。
2.调胶的比例要准确。
3.搅拌时只能朝一个方向。
4.一次调胶不能过多,以保证所调胶水在2小时内用完。

工序6 注胶 穿纤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注胶 穿纤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6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注胶:陶瓷插芯见图1;塑料插芯见图6;金属插芯参考陶瓷插芯。
2.穿压接环与弹簧:FDDI、ESCON这两种连接器在剥好纤后要首先穿进止动环(压接环较小的一端朝向尾套,两根0.9穿一个压接环),FDDI穿垫片再穿弹簧(一根0.9穿一个垫片一个弹簧,弹簧小的一端朝垫片),ESCON则穿弹簧(一根0.9穿一个弹簧),然后穿纤,图10~图13;MTRJ则剥好纤后直接穿弹簧,然后穿纤,图5、图6、图9;MTP/MPO则剥好纤后穿弹簧,然后穿小护套(图7、图8),再穿纤图8;其他连接器类型直接进行穿纤。
3.穿纤:穿纤前保证光纤洁净;陶瓷插芯见图2、图3、图4;塑料插芯见图6;金属插芯参考陶瓷插芯。

注意事项
1.MTP/MPO的注胶方式与MTRJ的注胶方式相同。
2.穿纤后保证插芯端面有胶并出纤。

工序7 固化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固化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7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各种插芯类型固化温度与时间。见图1
2.将已穿纤的插芯放在槽内。见图2,图3,图4。
3.本厂恒温器。见图5。

 

注意事项
1.SM的插芯注胶后,如未能直接穿纤,则应把插芯放在恒温器(60度)上防止胶水凝固造成穿纤困难,本厂用金属托盘放于固化炉上作为恒温器使用。
2.对于塑料插芯(MTRJ、MTP/MPO),固化时其窗口朝上,在固化10分钟后在插芯窗口上进行补胶,每补一次胶必须用纸巾擦干净针头,避免胶水沾到插芯表面。
3.对于SMA,固化前拆下卡片并保存好,经压接、研磨、端检完后再装回去进行测试。

工序8 切纤去胶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切纤去胶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8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切纤。(见图1)
2.插芯式上夹具,扎线。(见图2、图3)
3.插芯式手磨。(见图4)
4.成品式手磨。(见图5)
5.手磨完后放到干净的湿毛巾上轻微擦拭,然后机磨。(见图6)

 

注意事项
1.本厂研磨分成品式研磨与插芯式研磨,其中LC、ST为成品式研磨,其他类型的则采用插芯式研磨。
2.正常生产或返修的,其装夹具时必须遵循四周平稳原则,当插芯少时要补足最少4个,(遵循4、6、8、10、12个插芯装夹具)。
3.SMA或金属插芯手磨用力稍微要轻,时间稍短,只去胶就可。

工序9 研磨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研磨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9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根据不同规格的插芯选择不同的研磨制程.当研磨夹具上不足数量插芯时,其研磨制程中压力与时间设置比足数量插芯时要调得稍小。
2.返修:
有重大划痕和黑头的,从9u开始返修;有细小划痕的,从1u开始修复。
3.有3D要求的返修:
①曲率半径超过30的重新从9u开始研磨,曲率半径低于30mm但又不合格品进行1u及抛光研磨。
②光纤高度超出最大允许范围(即有凸起),进行抛光研磨;光纤高度低于最小允许范围(即有凹陷),进行1u及抛光研磨。
③顶点偏移超过70um的重新从9u开始研磨,然后1u及抛光;顶点偏移在50um~70um之间的不合格品进行1u及抛光研磨。
④角度(APC)超出正常允许范围的不合格品重新从9u开始研磨,然后1u及抛光。

 

注意事项
1.本研磨制程作为参考,研磨片的新旧等具体情况,压力与时间可作适当调整。
2.本厂研磨机分APC 8000研磨机与普通研磨机两种,其中LC/PC,SC/PC,SC/APC,FC/PC成品式类型的可选择APC 8000研磨机。

工序10 端面初检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端面初检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10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选择合适端口,有1.25、2.5、MTP/MPO、MTRJ、SMA等不同端口。见图1,图2.
2.清洁插芯端面,同时检测插芯有无倒角。见图2,图3,图4。
3.调焦至最清晰状态。见图6、图7。
4.根据端面检测标准判定是否合格。

 

注意事项
1.端面不合格品,用白色高温胶纸做好标识,避免最终端检重复检验。
2.查看端面好坏比例,反馈给研磨工位人员,以便调整研磨制程。

工序11 组装压接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组装压接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11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不同连接器选择合适钳口。见表1。
2.SC/FC/LC/ST/MU剪绒毛时留约6MM。
3.部分连接器的组转压接步骤见图4.
4.SC或FC压接组装。见左图。

 

注意事项
1.研磨前压接的连接器:ST、LC、DIN、SMA;研磨后压接的连接器:SC、FC、MTP/MPO、MTRJ、MU、D4、ESCON、FDDI。
2.所有连接器的0.9类型都无需压接。
3.SC/APC,FC/APC组转压接时都要注意KEY位与插芯端面的对应。
4.压接处可压接一次后,可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再压接。

工序12 插回损测试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插回损测试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12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使插回损测试仪处于工作状态。(具体操作见《插回损测试仪操作说明》)
2.选择与被侧线匹配的测试线与适配器。
3.清洁测试线端面,适配器。
4.清零。
5.清洁被侧线。
6.测试插回损。

 

注意事项
1.清洁测试线的两端,适配器,及测试端口后,再清零,然后进行插损测试。
2.每条被测线在测试前都应先清洁端面。
3.绕模和接触匹配膏这两种测试回损方法,优先选择绕模。
4.多模一律不测回损。

工序13 端面终检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断面终检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13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选择合适端口,有1.25、2.5、MTP/MPO、MTRJ、SMA等不同端口。见图1,图2.
2.清洁插芯端面,同时检测插芯有无倒角。见图2,图3,图4。
3.调焦至最清晰状态。见图6、图7。
4.根据端面检测标准判定是否合格。

 

 

 

注意事项
1.端面合格品戴上相应的洁净防尘帽,端面不合格品不戴帽,转至研磨工位修复。

工序14 包装
产品名称 所有跳线/尾纤中性作业指导书 工序名称 包装 文件编号 THTD-SC-01
适用规格 所有跳线/尾纤 日期/版本 2008-12-13/A1 共 14 步 第 14 步
操作说明 操作步骤

1.本司单双芯跳线尾纤,全部采用图1做法,用黑色扎线。
2.标签贴于自封袋中间。
3.连接器的摆放优先顺序根据标签显示的顺序为从左至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注意事项
1.自封袋、气泡袋根据成品的大小进行适当的选择。
2.其他按照客户图纸操作。